试管科普 | 试管婴儿会导致血栓风险!

暂时没有问题描述~


新闻八卦
问题用户 问题用户 提问于·2021-05-05 16:26:31

1 465 27 写回答
提交回复
1条回答
  • 弓爱东
    弓爱东 (最佳回答者)
    2021-05-05 16:26:31

    原标题:试管科普 | 试管婴儿会导致血栓风险!

    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因为雌激素明显高于平时,应特别注意甄别易栓症的高危因素。

    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一些有血栓倾向的病例并不太少见,轻则造成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死胎等;重则出现重要脏器的血栓形成或栓塞,造成极其凶险的结果。

    试管婴儿为什么会形成‍血栓?‍

    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血栓相关并发症的报道也在逐渐增加,引起了生殖界的密切关注。

    有报道显示,在试管婴儿技术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因为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并发各种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为0.04%,后果十分凶险。

    什么是易栓症 ?

    1865年法国 Armand Trousseau教授首次报道静脉血栓和肿瘤之间存在联系,这可能是人们对于易栓症的最早认识。

    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凝血和纤溶系统中的一些关键因子,如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物质,存在遗传性或者获得性缺陷及危险因素,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状态。

    辅助生殖技术和易栓症

    口服避孕药和易栓症

    口服避孕药是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常用到的雌孕激素类药物:

    (1)如手术当月可能为了配合时间口服短期口服短效避孕药;输精管结扎术

    (2)试管婴儿治疗前口服避孕药进行预处理控制月经和卵泡的同步性;

    (3)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使用口服避孕药进行假孕疗法控制病情的进展。

    正常人群短期服用避孕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非常小, 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血栓发生。但是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同时存在易栓症高危风险时, 血栓的发生率会有明显增加。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对凝血系统及抗凝血系统都有影响,可导致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II、VII、X等合成增加、凝血抑制因子活性降低;此外, 高雌激素可导致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水分渗出,血液浓缩, 从而导致血液的高凝倾向以及血栓栓塞风险增加。避孕药中的孕激素也可能有类似的作用。

    有报道显示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比未服用的健康妇女,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会增加4~8倍。

    控制性促排卵和易栓症

    控制性促排卵是试管婴儿治疗的重要的环节之一, 促排卵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凝血系统及抗凝血系统, 诱导血浆血小板计数升高、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水平升高、抗凝血酶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同时也因为*不孕不育*多个卵泡生长,导致血中雌激素水平过高而间接影响凝血功能。

    卵巢过度**综合征(OHSS)是促排卵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1)OHSS 患者凝血因子增多亢进, 抗凝物质水平活性下降;

    (2)胸腹水也导致胸腔和腹压增大, 静脉回流受限;

    (3)部分患者因长期卧床,血液流速减慢,可诱发血栓形成。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和易栓症

    一类特殊的免疫性不孕人群存在抗磷脂抗体阳性,常发生习惯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和胎死宫内等。如果抗体持续阳性或伴有反复流产的发生,则称为抗磷脂综合征(APS)。

    抗磷脂抗体阳性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0~40%,比正常人高约10倍。可造成子宫血管广泛的血栓形成,胎盘部位供血不足,胎儿丢失。

    妊娠和易栓症

    据统计,年龄小于35岁的妇女,妊娠期间急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06%,年龄大于35岁者为0.12%,是同龄非妊娠妇女的10倍。有静脉血栓病史或家族史的妇女,妊娠期血栓的风险明显增加。

    妊娠期生理性凝血因子增加,子宫增大压迫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活动减少等都是易栓倾向的原因。

    多胎妊娠时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更易诱发血管内皮损伤以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由此可见,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因为雌激素明显高于平时,应特别注意甄别易栓症的高危因素。对于易栓症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血栓形成的监测,坚持抗凝治疗,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发生。

    如何才能怀双胞胎

    2806 讨论(1)